节前,我们来到了福建省东北部霞浦县三沙镇。满大街的人都说闽南话,是地道的闽南话。我们还听到商店和房子里飘出来的闽南歌曲。

看到我和同事小刘拉着大包小包,三沙的人都知道我们是外地人。去小店说想买闽南语矿泉水,店主没反应过来。我再说一遍。他疑惑地问我:“你会说闽南话吗?”“我是厦门人。”我告诉他了。店主高兴了:“原来是南方人,老乡!”

主人姓徐,祖籍安溪。他说,三沙人形容闽南为“下南”。

包容美丽的三沙港

三沙镇位于福建东北海岸的突出部分,三面环山,一面环海,陆地面积63.6平方公里,总人口4.5万。主要居住区沿海岸线分布,包括一澳、二澳、三澳、四澳、五澳、东澳、西澳等。大多数住宅都建在山上,这是一个美丽的沿海城镇。

三沙人说“风浪大了,房子塌了,树扎了根,港湾里的船却不会破”。这说明三沙港条件优越。三沙海岸线长35公里,有15个靠泊船舶的港口。最大的古镇港南北宽700米,主航道水深15-44米。该万吨级船可不受潮汐限制随时停泊,距台湾基隆港仅126海里。

三沙在历史上被称为“富宁门户,闽浙要冲”。据史书记载,从唐朝到清朝,城镇世代驻扎在这里。

76岁的林瑞志说,三四百年前大部分三沙人都是从闽南移民过来的。他们的祖先来到三沙为海之后,就像“海嘉定”(红树林)在这里生根发芽,他们的“祖先”都是“闽南的祖先”。

林瑞志现在是这个镇的老干部管理站站长,祖籍在惠安县。他父亲上世纪初从海上登陆三沙,老林出生在三沙。他父亲去世已经四代了。老林说他们是三沙比较年轻的移民。

林瑞之说,闽南人是这里最早的开发商之一,最早搬到三沙的闽南人是漳浦渔民,很可能是清朝康熙时期来到三沙的。他们发现三沙港渔业资源丰富,盛产大黄花、小黄花、带鱼、比目鱼等近海经济鱼类,所以经常航行到这里捕鱼、避风;他们看不到任何被遗弃的人,所以他们在岸边建立了简单的木屋作为他们的立足点。他们活得越来越长,逐渐习惯了,成为“常住人口”。然后闽南沿海各地的渔民陆续在三沙定居。

[游讯]霞浦三沙——闽东北的“闽南部落”

三沙是一个自发的、松散的、自由的移民城镇。到1951年土改时期,三沙人口已超过8000人。现在有4万多人。三沙有六七十个姓。正是因为这些渔民来自全国各地,所以三沙民间没有教派,也没有像一些地方的当地人那样排外外国姓氏。老林说,这种延续了几百年的宽容精神,应该是闽南人的优秀品质之一,现在体现在很多方面。比如选村干部,谁能给村民做事,村民就支持谁,不存在哪个姓大哪个族群权力大的问题。

[游讯]霞浦三沙——闽东北的“闽南部落”

闽南风俗是三沙抄的

三沙人虽然说的是地道的闽南话,但在几百年的移民过程中,来自惠安、晋江、安溪、漳浦、陇海等地的渔民已经聚集在一起。这些地方的闽南话都有不同的口音,三沙的闽南话经过几次磨合形成了自己的口音。

从地理上讲,闽南东北边界应该在惠安和仙游交界处。惠安还说闽南话,进仙游还能说另一种方言。三沙是离闽南最近的地区,说的是闽南语。

林瑞志说,惠安人有“七月半不归祖,除夕不归祖”的习俗,意思是农历七月十五不归家,就是背祖。过年不回家,娶不到老婆。海上作业的渔船最好在农历12月23日前回家。“送上帝”,至少“在家待五晚”(在家待五晚),

过年前,蒸发(即年糕)、除尘、贴春联、挂红,缺一不可。家具、农具和渔具是挂红不可或缺的。一些长寿老人甚至用红色丝线系上长胡子。

在众多习俗中,最典型的就是尊重渔船,因为它是渔民最重要的生产工具。渔船年前回香港必须穿红色衣服。除了“旗”,渔船的每个重要部位都要装饰。船头贴“福”,船眼贴“龙眼色”,主桅杆上贴“利空”,船尾贴“海不浪”,船舵上贴“万军总司令”等。水仙门(船舷两侧货物进出的门)要插上绑有红线的树枝,以驱邪。现在的渔船都配备了现代化的设备,但是源于木帆船的习俗却被传承了下来。

[游讯]霞浦三沙——闽东北的“闽南部落”

和闽南沿海的人们一样,三沙渔民最崇拜的“神”是海神妈祖。林瑞志说:“闽南话里有句话叫‘赛马三分命’。以前渔船小,抗风浪能力差。“天气预报”只能依靠经验,但毕竟有局限性。他们把更大的希望寄托在妈祖的庇护上。”据林瑞之说,除了供奉妈祖的天坛外,还有关帝庙和九使宫(供奉广利王)。

对于元宵节、清明节、端午、冬至等重大民间节日,三沙人的体验和闽南人一模一样。农历七月二十九日,三沙人要过普渡,这也是典型的闽南习俗。霞浦县除了三沙没有别的地方了。

至于结婚的习俗,比如新郎新娘经过风炉和米筛,满月时给孩子送红色的“剃发蛋”,三沙也是闽南的翻版。


题目来源:霞浦摄影

http://www.youxiake/xiapu/


标题:[游讯]霞浦三沙——闽东北的“闽南部落”

地址:http://www.cfjyjj.net/lyxw/813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