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泪成为潜在的感染途径
美国研究人员发现,寨卡病毒可能在眼睛中存活,眼泪的传播可能成为人类感染寨卡病毒的潜在途径。
根据最近发表在美国《细胞报告》(Cell Report)杂志上的一份研究报告,研究人员模拟了人类被伊蚊叮咬并皮下感染成年小鼠的感染模式。7天之后,在小鼠的眼睛中发现了寨卡病毒,28天后在小鼠的眼泪中发现了病毒的遗传物质rna,但没有发现传染性病毒。尽管如此,这并不意味着人类感染者的眼泪不具有传染性,而是“可能存在一个传染性很高的窗口期”。
“我们的研究表明,眼睛可能是寨卡病毒的储存宿主,”该报告的主要作者之一、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教授迈克尔·戴蒙德说。“我们需要考虑人感染寨卡病毒后眼睛里是否有传染性病毒。以及这种病毒能在眼睛中存活多久。”寨卡病毒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,但医学界在精液、阴道、唾液等人体免疫系统较弱的地方发现了这种病毒。小鼠实验增加了寨卡病毒通过接触感染者眼泪传播的可能性。“性接触传播可能不是主要的传播途径,但可能是唾液、尿液或眼泪等体液的传播,”戴蒙德说。但是,这个推论还需要进一步证明。
该报告的另一位作者拉金德拉·阿普特博士说:“我们计划在人体内进行相关研究,以发现角膜或眼睛的其他部位是否存在传染性病毒,因为这可能会对角膜移植产生影响。”尚不清楚寨卡病毒是如何转移到眼睛的。研究人员推断,一种可能性是病毒穿透眼球和血液之间的屏障,通过连接大脑和眼睛的视神经传播。
“十一”出境旅游要慎重
人类感染寨卡病毒可能会引起发热、皮疹等轻度症状,但孕妇可能会引起新生儿小头畸形等出生缺陷。约三分之一的胎儿在子宫内感染寨卡病毒后,未来会出现神经炎症、视网膜损伤甚至失明等眼病。对于成年人来说,寨卡病毒可能会导致结膜炎,俗称红眼病,以及葡萄膜炎,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失明。
9月7日,针对新加坡等国家/地区寨卡病毒疫情,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88号公告,要求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加强联合防控,做好寨卡病毒疫情监测工作。8月27日,新加坡卫生部报告了新加坡首例寨卡病毒感染病例。截至9月4日中午,新加坡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已增至242例,其中23名中国大陆患者和1名台湾患者感染了寨卡病毒。此外,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,寨卡病毒病在美国50多个国家和印尼、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发生了局部传播。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》及其实施细则,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警示公告提醒,前往新加坡等寨卡病毒病在当地传播的国家/地区的人员,在旅行中应采取严格的预防措施,避免被蚊虫叮咬,如穿浅色长袖衣服和长裤、喷洒驱蚊剂、使用蚊帐等。在新加坡逗留期间,你应该自己监测自己的健康状况。如果被蚊虫叮咬,出现发热、皮疹等症状,应及时就医。近期从新加坡等寨卡病毒病在当地传播的国家/地区回国的人员,特别是去过当地已知流行地区或被蚊虫叮咬的人员,如入境时出现发热、皮疹等症状,应主动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口头报告。如果入境后出现上述症状,应立即就医,向医生说明近期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,并在21天内继续喷洒驱蚊剂,以免传播给家人或他人。
标题:[游讯]眼泪可能传播寨卡病毒 “十一”出境游要当心
地址:http://www.cfjyjj.net/lyxw/14690.html